挤压“孤注一掷”的犯罪空间

频道:生活趣事 日期: 浏览:49

艺术来源于生活,《孤注一掷》票房火爆,其实反映了民众的现实期盼。近年来,大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有目共睹,甚至不少人有亲身经历。中央政法委在此时召开会议,既是对电信网络诈骗零容忍态度的重申,也是与广大网友互动,回应民众最直接的关切。

当下,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出一些新特点,成为多行业支撑、产业化分布、集团化运作、精细化分工的有组织犯罪。其犯罪手段日趋多样,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更新作案工具,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。但是,越是有堵点越要尽快打通,越是有困难越要迎难而上,因为这事关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,刻不容缓。

挤压“孤注一掷”的犯罪空间

电影里,从受害者变成施害者的主人公,正是被境外“高薪招聘”的幌子诱骗而误入歧途的。而结合媒体报道来看,现实中一些诈骗集团的贪欲之大、手段之残忍、套路之诡诈,比之电影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其违法犯罪行为,也不再局限于诈骗,而是铤而走险,涉及故意伤害、非法拘禁、拐卖人口等多重犯罪。

依法从重打击境外电信网络诈骗,就是要一步步挤压这些“孤注一掷”者的侥幸心理和犯罪空间。不仅要重拳出击,还要出组合拳,提升联合执法的能力和效率。不只是司法部门,各责任链条的职能部门都要做到守土有责、守土尽责。唯有形成合力,才能织牢织密打击和预防功能并存的法网。

当然,打击电信网络诈骗,也要盯紧末端环节,借助群众力量。中央政法委此次会议强调,要加强宣传教育,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识别电信网络诈骗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。

文艺作品普及防诈知识、增强大众防诈能力,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据报道,电影《孤注一掷》取材于全国上万起真实诈骗案例,多角度全方位展现网诈骗局套路,细节真、尺度大。把诈骗套路抖落在大众面前,当知晓的人多了,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免疫屏障也就建立了。

挤压“孤注一掷”的犯罪空间

总之,反诈是一项综合工程、长期工程,更是一项民生工程。从中央部门到一线工作人员,再到普通民众,都要共同参与、时刻在线。

推荐阅读:

政府公示中!梨洲街道中医院南侧一地块规划拟局部调整,您觉得好不好?

去过还想去又去再去还去的地方【去看更大的世界】

“过午不食”可减肥?

关键词:电信网络